保定市工艺美术学会网 行业门户网站
京津冀文化(此主栏目要求不显示)
唐尧故居地——庆都山
发布日期:2018-2-21


文化信息


唐 尧 故 居 地

庆  都  山

 

转摘:中国唐尧网

文章来源:唐尧文化研究文集

发布时间:2017-11-01 16:52


    庆都山,又名都山,中国古代地理名著《读史方舆纪要》等史籍,都有“尧山在北,尧母庆都山在南,登尧山见都山”,“都山,尧母庆都所居”的记载。说明唐尧幼年是随母在庆都山长大的。所以说,今唐县庆都山是唐尧的故居地。


庆都山顶美景。(张庆学 摄)


   对哪座山是庆都山,说法不一致。有人认为是“平地突兀,不连他陵”的唐县东高昌村北“孤山”。多数人是此书抄他书,人云亦云。即使是《水经注》的作者郦道元,家距唐县很近,考察得应当比较详细,却也只是以疑问的口气说:“有山孤峙,世以不连他陵名之曰‘孤山’。‘孤’、‘都’声相近,疑即所谓‘都山’也。”历史越千年,“今昔异名,文俗异称”的现象不奇怪;史籍的记载受当时条件限制,有些讹误也属正常。近年唐尧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张孝林做了《都山考》,明确地否定了之前的一贯说法,肯定北高昌村西北人们俗称黑龙头的那座山就是庆都山。笔者赞同张孝林的考察结论;本文从另一个角度考证,庆都山正是当年庆都及其氏族最理想的聚居地。

   研究三皇五帝专家王大有先生在他的《上古中华文明》中指出:“在中国,远古先民离开河谷,选择高出平川的丘垅高耸地,以高而上平的丘、坝、堌、塬为聚居点,主要为的是防水患、防敌害。这种居邑要有几个条件:⑴四面环山的盆地中,耸立丘堌 塬坝,丘堌高出地面数十米左右;或总的地势较高,洪水不易淹没。⑵丘堌两面或四面可以泄洪,并于丘堌之下汇流成河,顺势流走,不积蓄丘之下。⑶丘堌之下有平川沃土,易于穑稼。⑷周边或兼有山林湖泊,有渔猎之利。⑸山高于丘,呈“个”字围护丘,背靠高山,两厢护持,其状如太师椅,水口在南或东,水曲路环。丘位于“个”字“|”的前端,即“穴心”上,其状皆如龟头或龙头。⑹只有这种依山傍水的生态地理环境,才能受纳充足的阳光,而且保暖;在东方或南方有河流水口,形成小盆地高原上的回环流动的气流,有生气;充足的水离子和地下水,会有良好的植被,清新的空气。具备这几个条件的,就可以在这里定居,繁衍生息。”

   唐县高昌镇庆都山所处地理位置、地形、地貌、周围环境,与引文所列的几条惊人地相似,好像是王大有先生以庆都山为模型而描绘出来似的。(实际上,王大有先生正好在《上古中华文明》出版发行两周年时才登上庆都山。)

   1、庆都山是座三面环山、四面不连陵的孤山。东西长约5公里,宽约1公里。四周陡峭,顶部(东半部分)比较平坦,高程118米。

   2、山的四面都可以泄水,西侧北侧的水流入放水河,南侧、东侧的水汇成了古博水的源头,河水都流向东南,最后注入唐河。

   3、山北侧是十里宽的山阳平川,放水河、古苏水从中间流过;东南是一望无际的华北平原。土肥水丰,易于农耕。

   4、山的西侧黑山上有原始森林,到唐朝后期才逐渐毁于战乱;北侧的丘陵上长满了柿子、红枣、栗子等果树;山前平川上有片片沼泽湖泊,利于古人渔猎、采摘。

   5、庆都山南侧的峪山(史书称“育山”)和西侧的黑山都高400多米,北侧是高耸入云的马耳山和尧生活过的尧山,三面的山体像太师椅围护着庆都山,庆都山正好形成“个”字的“|”。这个“|”字从北侧的尧山南望,酷似一条巨龙,东高西低,蜿蜒起伏,东端的山丘状如龙头,自古至今当地一直称它“黑龙头”。

   6、庆都山坐落在“太师椅”中间,依山傍水,阳光充足,山顶的向阳处冬天也不太冷;四面有河水流过,气流回环,山顶上面夏天也是凉风习习;地下水充足,空气湿润,山体及周围林木茂密,花草丰盛。

   上古先民在这样的地方定居生活,是理想的选择。所以,唐尧的母亲庆都选择庆都山这块风水宝地而长期居住,是顺理成章的事。(韩海山)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(2002年8月26日

《唐尧文化》第9期)

责任编辑:班静怡



 

推介最新文化资讯


走向文化艺术的国际品牌


主编:徐慧娟  

上一条:庄子《逍遥游》[ 2016-4-4 ]